科研工作過程漫長而複雜,但不代表「動作慢」,有時候要與時間和病毒生長速度競賽,例如在爆發疫情時,科學家需要盡快找出感染源頭及對策。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林讚育博士分享在研究傳染病路上爭分奪秒的故事。
一切從流感開始
我在2005年畢業於港大醫學院「生物訊息學理學士」課程,在畢業之前,參與了關於流感病毒的研究項目,促使了我以流感為題完成畢業論文。從那時開始,我一直專注研究流感病毒,亦推動我後來攻讀分子病毒學博士學位,及後遠赴美國和英國接受博士後培訓,「傳染病」研究從此與我為伴。
與病毒「鬥快」的工作
傳染病的演化、流行病學和生態學是我主要研究範疇,每當有新發傳染病出現,我與研究團隊就會馬上投入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工作,與病毒「鬥快」,不斷地發掘數據、了解數據。由展開研究到發表成果,可能只是在短短一個月內完成,目的是盡快找出病毒源頭,以快制快,遏制疫情。
尋新冠病毒「中途宿主」
說起近年最爭分奪秒的研究,莫過於要找出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中途宿主」。COVID-19是由SARS-CoV-2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從以往的研究所知,蝙蝠被認定為病毒的「天然宿主」,而中間可能會經過「中途宿主」再傳給人類。在短時間內,我和團隊便需要在很多可能性中不斷推敲、收窄,後來找出穿山甲樣本的元基因組序列數據,再從數據中驗出了類 #新冠病毒 ,這些發現促使我們推論出穿山甲可能是「中途宿主」。
當有了這個假設後,便要小心地在不同方面求證,包括要研究穿山甲與蝙蝠在生態學上的關係,分析牠們生活習慣,例如會否共同生活、相互傳播微生物等,而在求證的過程中,需要跨學科的合作研究,正好我的團隊中不乏生態學、微生物學、生物訊息學的人員,在互相協作之下,最終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有關SARS-CoV-2病毒的研究論文,為其他科研人員和政府提供可信的資料和數據,協助他們及早制定對策,保障市民健康。
拓展知識領域
對科學有興趣的同學,在開始科學研究時,若非對某一科研領域有深入的認識,不妨多閱讀科普文章,這可以幫助提升對科學研究的洞察力和熱愛;同時也要不斷思考和發問,從而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遇上樽頸位時,可以嘗試與不同專長的同學、朋友深入討論(註: 這是一種跨學科合作研究模式),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樣做可能會讓你有新的發現!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電子產品的型態和重量都有革新的轉變,甚至輕便得可以穿戴、植入體內,作精準量度。今期《常識學堂》由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理學院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講座教授鄭子劍教授分享他對「穿戴科技」的想法。
穿戴式電子產品
我的研究領域集中在「軟性電子器件」,尤其是穿戴式電子產品。「穿戴科技」的概念早於三十多年前已有,而隨著現今社會對穿戴式電子產品的技術需求愈來愈高,追求舒適、輕便,甚至「隱形」,所以在電子材料上亦需要與時並進。
在2023年,我所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突破現有技術限制,通過嶄新技術推動植入式生物電子裝置的發展,研發出一種高透氣、超彈性的導電材料-「液態金屬纖維氈」(liquid-metal fibre mat)。此創新導電材料有助開發各種穿戴式電子設備,進一步整合具多項功能的設備,即使使用者長時間穿戴都感舒適。
未來的兩大趨勢
醫療健康及運動科學將會成為未來應用的大趨勢,軟性電子器件不僅能應用在醫療上的穿戴式器件,未來甚至可以植入人體內,例如幫助隨時測量心跳的電子設備,以及檢測身邊空氣中的病毒含量;另可用於運動科學上的研究,監測運動員的心率、幫助運動員分析訓練是否達到預設標準及效益等。
科研是我的生活
對我而言,科研不僅是工作,而是生活的一部份。科研路十分漫長,高低起跌是很平常。在研究的過程中,我碰過很多挑戰,少不免有挫敗感,尤其是讀哲學博士(Ph.D.)的第一年時,曾經遇到「科研磨合期」,但我沒有視之為困難,每一次面對挑戰反而更確定自己對科研的熱誠,促使自己繼續拼搏、努力。
好奇心激發想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和興趣,所以小朋友在成長階段,應該多花時間探索新事物,了解箇中的奧秘和道理。家長不妨多引導孩子留意身邊的小事物,培養他們對科研的好奇心,給予孩子機會,發揮他們的「小宇宙」。我相信,好奇心能刺激想像力,突破現有的框框,讓天馬行空的「科幻」變成現實的產物。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致命殺手,至今仍未有徹底根治的方法,然而,有科學家想到利用人體的幹細胞,讓心血管再生,為心臟病病人帶來治療新希望。今期《常識學堂》由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呂愛蘭教授分享她的幹細胞研究夢想。
什麼是幹細胞?
幹細胞是能夠自我複製及變成各種不同功能的細胞,可算得上是醫學研究和治療的關鍵工具。幹細胞包括存在於胚胎發展初期的「胚胎幹細胞」,但若被移植到其他人體時,很容易引發免疫排斥反應,而這技術一直存有道德爭議,因此,科學家們研究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可以通過我們自己的皮膚或其他人體組織中獲取,解決免疫排斥的問題。這個發現有助科學家培育「心臟原祖細胞」,繼而便能夠培育心肌及心血管組織等。
為什麼要研究幹細胞?
我在大學時沒有想過從事科研工作,直至畢業前一年,做了一份關於如何利用幹細胞作為醫藥的專題研習,開始對研究幹細胞產生興趣,嘗試在這嶄新的領域上發展。惟當時香港較少在這門學問的研究,於是我決定到英國進修免疫學,從此開始了我研究心血管免疫學、心血管修復與再生的科研生涯。
深受啟發的科研之旅
完成博士後,我在哈佛大學的幹細胞與再生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當時遇過不少困難,試過在一項特別艱苦的研究項目中,通宵達旦,只為收集特定時間點的研究數據,最終發現核酸確實能醫治心臟病。此外,我在參與哈佛大學的研究時,與團隊成功找到一種開動血管再生的「鎖匙」-誘發心血管增新的蛋白,可注射到病人的心臟,啓動心血管再生。各項研究的過程均令我深受啟發,也促使我希望運用幹細胞去開啓更多醫學知識的大門,並將學到的技術帶回香港。
堅定的科研之夢
科學家從事研究的道路長而崎嶇,我很幸運地能參與不同而富有意義的研究,探索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的奧秘,實現夢想。雖然這條路並不容易,但每一次在研究上得到的突破都讓我更加堅定。2014年,我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專門研究心血管免疫和再生,希望努力為人類的健康和醫學科學發展作出一些貢獻。
電子工程如何應用在生物醫學上?今期《常識學堂》節錄了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電機電子工程系謝堅文教授在「研知有你」工作坊科學家分享會上,與同學分享他在科研跑道上的轉變。
「起跑點」由電子工程開始
當年我在報讀大學時,選擇了電子工程,學習電子器件、芯片設計及光學等,但其實我對這門學科不算有太大興趣。直至大學畢業前,我做了一個關於光學的研究,發現原來光學十分有趣,因此決定到美國,進一步深造光學。至今我從事光學研究已經逾15年了,研究領域伸延至光纖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光學及光學顯微鏡等等。
由光通訊到研究醫學應用
在美國進行研究之初,焦點在光學中的光通訊,當時我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如何能將光通訊更廣泛地應用在其他醫學儀器中?」於是決定轉換研究範疇,嘗試將光通訊技術應用於醫療用的光學拍攝,希望能夠開發更有廣泛應用價值的儀器。過程中,我要不斷學習新知識,與團隊們持續地研究,才能逐步想到「平行鏡」的概念,最終發明能高速拍攝的激光顯微鏡技術。此技術既能精準捕捉細胞影像,又能幫助將光通訊技術應用於醫療用的光學拍攝,有助推動生物醫學發展。
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科學家是如何想到造福世界的發明?難道只是忽然腦中靈光一閃嗎?所謂「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科學家成功的背後,往往通過不斷的努力,所經歷的時間可以是數十年、甚至更漫長。回想過去,我把人生不同階段所學習到的知識,結合累積的經驗,才達致成功。
謝堅文教授的科研小貼士: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科學家的研究生涯中,會面對很多的錯誤和失敗,但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對科研要保持熱誠及耐性,多作嘗試,才能夠尋找到答案,獲得成功。我們也不應該擔心失敗而選擇不去嘗試,凡事要先踏出第一步,因為每一次的嘗試都是邁向成功的一步,否則只會原地踏步。
王同學的反思
謝堅文教授的分享讓我明白,成功是由知識和經驗所累積而成,並非一步登天;而科學家的研究範圍亦不受局限,反而若多留意身邊事物,往往會發現有趣的東西,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夢想成真的條件是什麼?是運氣,是勇氣,是堅持?今期《常識學堂》節錄了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系主任鄺福兒教授在「研知有你」工作坊科學家分享會上,與同學分享其科研路上的點滴。
卡通片萌「科學夢」
我小時候很喜歡看《IQ博士》等卡通片,尤其是關於變形、爆炸等充滿化學知識的卡通情節,覺得實驗中的化學反應很有趣;也在此時,我開始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當年在中學化學老師的鼓勵之下,我在大學選科時,選擇修讀化學科技 (Chemical Technology),立志日後投身於科學研究。
希望世界變得更好
每個科學家的理想與目標都不一樣,而我最希望整個世界變得更好。我曾經在一間化學廢料處理廠實習,期間發現,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會生產一些化學廢料,而欠缺妥善處理便會對環境造成深遠影響。當時我在想:「如何能夠減少化學廢料對世界的影響呢?」基於「讓世界變得更好」的理想,我決定繼續深造找出「答案」,亦希望可以培養更多與我有相同理想的學生。
科研路絕非一帆風順
回顧我過去20多年的科研生涯,絕非一帆風順。2001年在中文大學化學博士畢業後,我獲得裘槎博士後研究獎學金的資助,遠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研究,2003年完成博士後研究返港卻遇上「沙士」,找工作變得非常困難,寄出超過50封求職信,獲得的面試機會卻寥寥可數。當時可謂陷於人生低谷,但我沒有放棄,堅持繼續做科研,翌年終獲得大學聘請。憑著對科學的熱誠,我在化學研究路途上獲益不少,2013年獲頒裘槎基金會的「優秀科研者獎」可算是對我科研事業的一個肯定。因此,有志於科研的同學,即使遇到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
鄺福兒教授的科研小貼士:Work-Life Balance
科學家的工作不容易,但不代表每天24小時都只埋頭苦幹地做實驗,工作與生活同樣重要。成功的科學家需要懂得掌握及善用自己的時間,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而充分的休息和放鬆可以確保自己處於最佳的工作狀態,提升工作效率。
陳同學的反思
很容易誤以為科學家是「工作狂」,要整天埋首在實驗室才會有所成。鄺福兒教授的分享讓我明白,工作與生活需要平衡,若將所有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可能會使人壓力越來越大,效率會因而越來越低,最重要是我們要養成自律的生活習慣!
平時我們較少涉獵的科學研究是怎樣開展的呢?今期《常識學堂》節錄了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岑浩璋,在「研知有你」工作坊科學家分享會與同學講解科研是怎樣從基本做起。
What? Why? How?
每一個科研項目背後都有它的意義和目的,故此,在開展一項新的科研前,我們首先要想清楚「要做什麼科研項目?」、「到底是選擇一個迎合新時代發展需要的研究領域,還是解決一個恆久的科學難題?」而「為什麼要做這個項目呢?」也很重要,了解自己的需要才能準確地進行資料搜集和規劃研究。再者,我們還要想想「使用什麼工具?」、「此工具將會如何幫助你進行 #科研 ?」因為科學問題和研究工具是相輔相承,良好的工具可使科研工作事半功倍。
科學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當決定了一個研究項目時,我們首先要大膽假設,然後小心求證,選擇適合的科研工具後,再持續進行對照實驗,分析數據及結果,最後作結論。科學研究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才需要在未知的領域不斷進行試驗,探索箇中奧秘。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開展一個科研項目很具挑戰性,有很多繁複的步驟,難以單靠一人成事,需要團隊互相協作。要帶領一隊成功的科研團隊就如「蒙眼引導坐輪椅的人」。我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通過團隊合作能夠讓科研工作事半功倍。
岑浩璋教授的科研小貼士:批評使人進步
科研路上並不會一帆風順,我們要學會接受批評和他人的意見,通過他人可以得知自己的不足,從而針對並作出改善,提高科研項目的嚴謹度,令科研成果變得更好。我也曾經在實驗室內埋頭苦幹數月,研究仍舊毫無進展,但我相信唯有鍥而不捨地嘗試,不斷地做實驗,才能與「答案」走得愈來愈接近。
杜同學的反思
岑浩璋教授的分享讓我明白,即使是科學家,在科研路上都會遇到很多因難和挫折,但並不表示他們失敗,反而應該視失敗為機會,再接再厲。教授的分享提醒了我要多留意未來的新科技,有助我定立未來的科研目標。
浩瀚的宇宙有數之不盡的星星,我們肉眼可見的星星幾乎都是恆星(Star),跟太陽一樣自行發光發熱。這些閃亮的恆星都是從「分子雲」中誕生,不過它們的誕生規律至今仍是個未解的謎團。由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 #物理系 副教授李華白博士講解恆星怎樣來。
什麼是分子雲?
要理解恆星如何誕生,要先明白培育星星的搖籃-分子雲。分子雲(Molecular Cloud)是星際空間中氫分子集結的區域,長度超過100萬億公里,密度卻只有每立方公尺0.00000000000000001公斤。相較之下,我們地球上的雲只有約有1公里長,密度則大約為每立方公尺1公斤。雖然如此,分子雲在太空中卻是相對密度較高的區域,銀河的平均密度甚至不及分子雲的百分之一!
那麼,分子雲會經歷什麼而生出恆星呢?在萬有引力作用之下,氫分子會慢慢聚集,當密度到達每立方公尺10萬公斤以上便能點燃氫融合反應,形成恆星。
是誰在阻止分子雲「崩塌」?
據目前觀測,每個分子雲可以生成約100至1000個恆星。不過,若分子雲任由自身重力崩塌,銀河中的恆星數量應是目前的十倍,甚至百倍。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觀測,天文學家認為最有可能是「湍流」(Turbulence)和磁場(Magnetic Field)阻止或減緩了整個分子雲的崩塌,令恆星生成的數量減少。
湍流與磁場
湍流是指氣體紊亂流動的現象。天文學家觀測到分子雲內部有超音速亂流,秒速可達數公里。若以超強颱風的威力作比較,超強颱風的風速每秒少於0.1公里,但風力卻可將樹木連根拔起,因此推斷分子雲的亂流可以抵抗自身重力,減緩崩塌,令恆星形成的速度減慢。
除了湍流,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對「分子雲磁場」亦有研究,發現分子雲中的磁場能將物質導引至和重力不同的方向,就像地球的磁場,可以將太陽風轉向南北極,形成極光。這個發現證明磁場動態會影響星體形成,可減緩分子雲崩塌,亦有助天文學家進一步探討恆星的起源。
近年「微流控」技術被廣泛應用在不同方面,尤其在醫學應用上,不少科學家利用此技術研發更先進的醫療設備,從而改善健康和生活。現由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香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岑浩璋講解「微流控」。
什麼是微流控?
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一種控制軟物質的技術,像是利用微細的飲管去控制飲管內液體的流動,而軟物質(Soft matter)是指處於固體和液體之間狀態之物質。我們日常生活接觸到的物品,如牙膏、橡筋及塑膠袋等,都屬於軟物質。
「微流控學」則是一門涉及工程學、物理學、化學 等跨學科的新興領域,主要是研究如何操控和處理軟物質,它在近年藥物新載體研究方面,大派用場。
微流控裝置的優點
要研究微流控,則要有微流控裝置。微流控裝置又稱微流控晶片(Microfluidic chip),它儼如一個縮細版實驗室,可將所有科學研究及分析過程,集成於一塊微米(Micrometer)尺度的晶片上進行。「微細」正是它的優勢,微流控裝置只需要很少的樣本和測試劑,就可以檢測到所需要東西,因此可以大幅減低實驗的限制與成本,同時應用於快速的疾病檢測與精準醫療。
微流控的醫學應用
在生物醫學上,微流控的應用層面十分廣泛,亦充當重要的角色。傳統液滴微流控製作的生物醫學材料主要由水和油為溶劑,岑教授和團隊研發出「全水相微流控精確生物物料」,由於這些物料以水為溶劑,可以應用在一些受有機溶劑或油影響而無法使用的藥物;未來甚至可以製作出多層的藥物載體,有助將藥定量精確地輸送到人體,控制藥物在人體的釋放,有望令長期需要注射藥物的病人,減少注射次數。
除了在藥物方面,透過對液體的高度調控,微流控技術亦可應用於打印細胞組織和細胞排列,未來甚至可以結合微流控技術,利用細胞製作出微流控裝置,模仿人類的器官,例如人工血管。
「綠色建築」旨在從建築物及建築材料著手減少碳排放,近年有科學家通過科學加工竹子,研製出一種既低成本又環保的建築材料—「超級竹」(Super Bamboo),以取代鋼筋水泥。由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系教授陸洋講解「超級竹」。
什麼是「超級竹」?
談到綠色建材,很多人先想到木頭,然而,同是土生植物的竹(Bamboo)都是優質的綠色建材。竹是地球上生長速度最快的植物,最快一天生長一米,不但質地堅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勝於樹木。
若要將竹製作成取代鋼筋水泥的建築材料,就要大大提高竹片的強度,「超級竹」正是循此方向研製而成。目前研製出的「超級竹」比一般竹材料,以至工業用鋼材料和鈦合金更強韌,製造過程不會使用甲醛、有毒膠水和化學物,減少建築物產生溫室氣體,這有肋推動建築、裝修、家具業更加環保。
三步驟製造「超級竹」
「超級竹」以生長速度超快的毛竹(Moso Bamboo)為基礎材料,利用創新的方式,加壓及精煉出當中的竹纖維,較天然竹強3.5倍,當中有三個步驟:
首先將毛竹簡單切片,之後浸泡在對環境友善的特定鹼性溶液中,用高溫煮竹,令竹子的纖維素和木質素及半纖維素分離,六七個小時後再取出進行大規模熱壓,成為「超級竹」。
「超級竹」的應用
「超級竹」可以取代水泥、木材成為建築材料,它比木材成材時間更短,輕薄之餘,硬度亦高,同時可緩解水泥生產時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問題,減低碳排放。另外,「超級竹」亦可以應用在室內裝修,因為它不易腐爛,亦不會被蟲蛀,耐久力強,可取代天然竹,製成竹地板及竹門。
實現「碳中和」
政府早已公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2050年達至零排放為目標,這意味我們需要更多環境友善、性價比高及具創新性的建築材料。
通過改良研發技術,陸教授和團隊希望在未來能夠大量生產「超級竹」,除了應用於建築材料,亦可以應用在家俬、汽車生產、以至於航天工業。最終目標是發揮「超級竹」更高韌性、環境友善和高效益的優勢,廣泛應用、以助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我們依靠眼睛看世界,但肉眼可看到的東西有限,若要看到「微細的世界」,如細胞及微菌等,便要使用高科技的儀器放大影像,例如光學顯微鏡。由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電機電子工程系教授、生物醫學工程課程總監謝堅文講解光學顯微鏡及其應用。
什麼是光學?
「光」無處不在,可以照亮萬物,而人的眼睛能夠看到影像,這是因為當光線進入眼睛後,會穿透眼內的晶狀體、聚焦並投射光線於視網膜,再經由視神經將影像傳送到大腦。簡單而言,我們因為「光」,才能看到萬物的影像;而一切有關「光」的科學,例如光的現象、性質及應用研究、以及光學儀器的製作,都稱之為光學(Optics)。
超清晰的光學顯微鏡
我們平日在「可見光」下看到不同的物件和景象,科學家利用放大鏡聚焦和折射可見光的原理,研發出清晰、擁有更高放大倍率的光學儀器:光學顯微鏡(Optical microscope),如將數十塊甚至數百塊放大鏡片合併,便能放大影像超過1000倍,將細胞生長、細菌繁殖等呈現在人類的肉眼前。
光學顯微鏡助研疾病新療法
光學顯微鏡應用範疇亦非常廣泛,尤其用於人類生物學及醫學上。以癌症為例,醫學家通過光學顯微鏡了解到癌症患者體內的「壞」細胞如何活動及生長,有助研發新方法以便及早偵察癌細胞,並製作新藥物預防癌細胞擴大。
近年不少科學家致力研究新型光學顯微鏡,希望提升技術,更有效地觀察細胞,了解人類疾病成因,為治療提供新線索,例如,謝教授和研究團隊研發出「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的超高速顯微鏡,有助研究帕金遜症等腦部疾病成因。
結合AI技術自動識別癌細胞
為更精準監測血癌治療成效,謝教授和研究團隊研發了新型單細胞分析儀。該儀器每秒可捕捉1萬至10萬個單細胞高解像度圖像,比現有尖端技術快百倍,有助從億萬正常血液細胞中,高速及有效地分辨出治療後殘餘癌細胞。這類超高速光學顯微技術創造出龐大的細胞圖像數據庫,可以利用現今強大人工智能技術,從中抽取和解讀有用的細胞信息,自動識別癌細胞。
氣候危機與食物生產過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極端天氣會影響全球農作物的生產,造成惡性循環,影響所有物種。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地球與環境科學課程副教授戴沛權講解糧食與氣候變化的關係,並提供有效緩和氣候變化的日常習慣。
生產糧食加劇氣候變化
在生產食物的不同階段,例如砍伐森林以開墾農地、動物飼料的生產、食物的加工及處理,以至運輸、零售、包裝等,都會產生大量導致地球變暖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人為溫室氣體的增加,會加劇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暖化。據科學家估計,糧食生產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三成至四成,可見人類的飲食習慣對氣候變化有深遠影響。
食物中「碳排放之王」
大部分植物性食物都是低碳排放,而在動物性食物中,魚類的碳排放較低,其次為家禽類及豬肉。屬於「反芻動物」的牛和羊,牠們的碳排放最高,每吃一公斤牛肉或羊肉的碳排放分別達到60公斤及24公斤。這是由於當牛羊進食後,食物會在牠們的腸道發酵,過程中產生溫室氣體甲烷。此外,企業為求增加牛肉的供應量,更會大幅砍伐森林、開墾農地畜牧,變相令牧牛的碳排放量急劇上升。
「減碳飲食」助緩氣候變化
近年有很多人提倡「多吃素、少吃肉」,這不僅為了健康,亦希望從日常飲食中減少碳排放,同心應對氣候變化。
要培養「低碳飲食」並不困難,香港每人每天平均吃肉達200克以上,其實,成年人每天只需攝取60至75克的肉類(約一隻手掌心大小),所以,我們絕對有「減量」的空間!我們也可減少食用紅肉,多從豆類、蛋、奶、魚類等攝取身體所需的蛋白質,控制每天吃肉不超過75克,同時嘗試多吃素。
多菜少肉減輕空氣污染
「多吃素、少吃肉」的飲食模式不但可以減少碳排放,也有助減輕空氣污染,保障健康。近年我們的研究團隊分析了中國食品生產和消費模式的變化,結果發現若人們可從現時多肉的飲食改以植物性飲食為主,可減少兩成農業氨氣的排放量及每立方米6微克微細懸浮粒子,甚至可以避免每年75,000人因空氣污染而過早死亡。由此可見,改變飲食習慣,除了可幫助減緩氣候變化,也是保護人類和環境健康的關鍵要訣。
肝癌是香港第三號癌症殺手,僅次於肺癌及大腸癌,每年大約有1800宗新症,死亡人數更超過1500,情況不能忽視,由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病理學系副教授黃澤蕾博士講解治療肝癌的新方法。
難以察覺的肝癌
肝臟(Liver)是人體最大的內臟,可以吸收進入體內的有用物質,同時排走對身體有害的毒素。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有可能引起肝細胞病變,最後導致肝癌(Liver cancer)。早期肝癌病人可通過手術切除腫瘤,而對晚期病人的治療則主要使用標靶藥物 ,然而,早期肝癌一般沒有徵狀,難以察覺,容易令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免疫護衛隊」出動
科學家積極研究肝癌的新治療方法,包括嘗試從免疫系統中尋找新方向,這是大家經常聽到的「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
在我們的免疫系統中,有一種名為T細胞的白血球,它們就好像「免疫護衛隊」,為我們消滅有害的病原體和病變細胞,對抗入侵的「敵人」。免疫療法就是通過啓動肝癌病人的免疫系統及免疫細胞,令T細胞識別及打擊癌細胞,從而縮小腫瘤或減慢其生長。
免疫治療的原理
免疫治療的原理是令肝癌細胞難以避開監測,讓「免疫護衛隊」T細胞消滅有害病原體和病變細胞。
免疫療法成新希望
不過,免疫療法未必對所有肝癌患者都有效。這是由於癌細胞身上有一種稱為「PD-L1」的分子,可直接結合T細胞上稱為「PD-1」的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從而抑制T細胞,令「免疫護衛隊」無法發揮作用。因此,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究,癌細胞是如何逃避「免疫護衛隊」的監測,以便提升免疫治療的效用,從而醫治更多肝癌病人。
香港的肝癌治療研究
除免疫治療外,香港有不少科學家致力研究其他治療肝癌的新方法。近年,港大的研究團隊便發現,能夠抑制肝癌細胞無限生長的多種代謝途徑,相信日後會成為治療肝癌的新方向。另有科學家通過基因組測序,發現一系列肝癌常見的基因突變,其中一些基因突變可以使用針對性的標靶藥治理,因此,通過了解每名病人的基因突變圖譜,就能為肝癌病人度身訂做合適的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不少人當提到「天然」 (natural) 就會想起「有機」 (organic),其實在化學世界裏,兩者概念並不相同,當「有機」用得其所,可衍生出很多造福人類的「有機物」。今期由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系主任鄺福兒教授,講解「有機化學」及其日常應用。
何謂「有機」
「天然產物」 (natural product) 是指自然界未經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至於「有機化合物」 (organic compound,簡稱「有機物」) ,主要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並通過「有機合成」過程而獲得。簡單來說,「有機合成」是指利用化學方法將簡單物質組織,並製成複雜「有機物」的過程;至於研究有機物的組成、結構、合成及應用的學科,則是「有機化學」 (organic chemistry) 。
「有機物」的醫學應用
「有機物」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以應用於醫學領域,例如治療流感的抗病毒藥物「特敏福」 (Tamiflu) 、延緩柏金遜症病情的藥物「左旋多巴」 (Levodopa) 等。在醫學檢測應用上,中大化學系繆謙教授成功以有機物料代替傳統無機半導體物料,合成出一系列有機半導體材料,製作出薄膜電晶體,研發了新式電子傳感器,能精準地檢測特定的蛋白質及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香港的出色化學家
香港有不少出色的化學家,例如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榮休化學講座教授及研究教授黃乃正。黃教授主要研究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之有機合成,是香港化學界的權威,也是有機合成的泰山北斗,屢獲國際殊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香港裘槎基金會傑出研究獎等。
黃教授現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滬港化學合成聯合實驗室管理委員會主席,也是出任多所內地大學的客座及顧問教授,積極貢獻香港和內地的科研發展。
「有機催化劑」促進製藥更環保
傳統有機合成過程步驟複雜,成本較高,而且合成過程產生也許會污染環境的副產物,不符合經濟效益;「催化劑」 (catalysis) 的出現則為「有機合成」提供了更快速、環保及經濟的合成路徑。以製藥為例,不少本地大學研究團隊在有機合成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如鄺福兒教授和研究團隊所設計的「膦配體催化劑」,以及中大化學系楊英洋教授團隊設計的「有機小分子催化劑」,能夠縮短製藥過程及減少副產物,令合成過程更環保,也提升生產效率。
許多人會認為「綠色建築 」(green building)即是要綠化大廈、美化環境,其實綠色建築與影響氣候環境的碳排放(carbon emissions)息息相關。由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劉特斌博士講解綠色建築。
什麼是綠色建築?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直接或間接產生溫室氣體,例如開冷氣、乘搭使用化石燃料的交通工具等,這些會產生溫室氣體的活動稱為「碳排放」,不但影響氣候,甚至會造成全球暖化等極端天氣。
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的數據顯示,香港約有 60% 溫室氣體排放源於建築物。為了保護環境,近年政府鼓勵興建「綠色建築」,即無論是建造物料、營運和設備等,都能做到節約資源的建築物,目的是減少建築物產生的溫室氣體,減低碳排放。
綠色建築助減碳排放
興建樓房使用環保建築材料、大廈使用再生能源發電,以及減少開冷氣等,都是綠色建築的重要環節。建築材料方面,使用更多經過分類回收、循環再造,將舊物料轉化為有用的建築資源,是綠色建築的一大特色;舊木材、舊輪胎等都是常見的綠色建築材料,不僅循環再用合符環保原則,更可降低建築材料成本。
香港的綠色建築
香港有不少綠色建築,例如由建造業議會及政府合作建造、位於九龍灣的建造業零碳天地。這座推廣環保教育、舉辦主題展覽的建築物,內置了很多環保設備,包括利用廢棄食油煉成的生物柴油就地發電、以太陽能光伏板進行太陽能發電。在場地設計及建築方面,主要採用木材、金屬、玻璃等可循環再用的材料,亦在園境上設置了180 立方米的雨水收集缸,儲存由人工濕地及景觀區收集的雨水作灌溉用途,有助節約能源。在 2015 年,建造業零碳天地更獲聯合國環境計劃署和 Advantage Austria頒發國家環球能源獎。
開發低碳複合材料
除了回收及循環再造舊物料外,不少科學家及建築學家積極開發更環保的建築物料。以混凝土為例,目前各地主要使用混凝土建樓,但生產混凝土的過程產生很多溫室氣體,所以,如何利用木及竹等天然資源,混合成可供生物分解、減少碳排放的「複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科學家及建築學家研究的新方向,希望市民長遠享有更低碳及健康的生活環境。
你有看過一些令人摸不着頭腦的數字符號嗎?這些難以看懂的信息,很可能是揭開真相的「密碼」。究竟密碼是如何隱藏及傳遞信息?有什麼方法可以維護資訊安全?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電腦科學系王聰教授講解現代密碼學。
什麼是密碼學?
「密碼」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例如手機的啟動密碼、網站的登錄密碼。這些大家也熟悉,看似簡單的密碼,背後都包含複雜的演算,關於密碼演算的研究,就是「密碼(cryptography)」了!密碼學包括了「加密」(encrypt)和「解密」(decrypt)。「加密」即是將一般人易於看懂的資訊,轉換成難以理解的符號或文字,增加讀取內容的難度;「加密」後的內容稱為「密文」(ciphertext)。「解密」就是把那些在加密後難以理解的「密文」,恢復至一般人能看懂的內容。
密碼學提升網絡安全
密碼學離不開數字與符號,集中運用數學和電腦科學的使用概念。雖然密碼學看似神秘,卻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碼的應用範疇非常廣泛,包括能提高瀏覽網頁的安全度、加密手機應用程式等。目前銀行發行的晶片信用卡,就是採用了密碼技術來保護信用卡中的資料,使之難以被複製和偽造;WhatsApp、iMessage 等即時通訊軟件也是通過密碼技術來「加密」聊天信息,保障對話內容的機密性。
密碼學家的堅持
密碼學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幾千年前的古埃及時代,當時人類在墓碑刻上特殊的埃及象形文字,變相限制了信息的讀取。
時至今日,不少數學家及電腦科學家仍然不斷探索密碼學的奧秘,希望研究出更難破解的密碼,例如嚴謹精密「後量子密碼技術」,在無遠弗屆的網絡世界中加強保護資訊。
同學如要成為優秀的密碼學家,除了要對演算有興趣外,亦要有不怕挫折的精神,例如至今還未能完全破解、啟發了密碼學新方向的「非對稱加密算法 RSA」,便是由三名美國數學家經過多達 42 次失敗後,在 1977 年共同提出。他們更在2002 年因此獲得有「計算機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
納米洗衣液、納米口罩、納米塗層……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納米」,究竟什麼是納米?是技術、是量度,還是成分?今期由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 知識轉移處署理處長、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副系主任何頌賢教授,講解何謂納米。
什麼是納米?
納米科技的應用範疇十分廣泛。不少企業也會利用納米科技來開發新商品,其中電子行業的納米科技應用相當成熟,出產了不少高性能的科技產品。以電腦的納米晶片為例,不但能令電腦屏幕更輕薄及省電,也能加快主機的運算速度。近年,通過納米科技研發,生產了一批新型的 #納米芯片,可使部分電子產品具備聲控及人臉識別功能。
納米科技應用廣泛
納米(nanometer,英文簡稱nm)即是「毫微米」,是一個非常細小的長度量度單位。以頭髮作比喻,1納米大約是一條頭髮直徑的10萬分之1,比一個紅血球或者細胞還要細小。
科學家研究發現,若然將物件縮小至這種納米尺寸,它的物理特性、化學特性都會改變,甚至能夠產生更多嶄新的科技產品,因此,科學家會通過科技研究,將不同物件縮小至納米單位,轉化為實際生活應用,這就是大家經常提及的「納米科技」(nanotechnology)。這種細小又神奇的「納米材料」(nanomaterial),單憑肉眼肯定不能看見,就算一般顯微鏡也難以看清。
納米科技提升生活品質
科技日新月異,納米科技的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改善及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例如在疫情期間,有公營機構與香港科研公司合作,利用納米技術令傳統「光觸媒(Photocatalyst)」的粒子結構變得更細微,為公眾地方的設施徹底消毒殺菌。「光觸媒」是一種光催化劑,當遇上紫外線就能發揮抗菌的功能;「納米光觸媒」就能夠更容易進入暗縫罅隙,讓「光觸媒」發揮更大效用,保障市民健康。
納米科技新趨勢
納米科技的應用領域極為廣泛,科學家近年積極研究如何將納米科技應用於生物醫學及土木工程學,其中,「納米微針」就是生物醫學上的一大突破,這可確保注射藥物時更精準。
在建築業方面,香港有不少科研人員努力探索如何運用納米材料,製造可以抵受極度高溫的材料,減少建築廢物、保護環境,也能夠降低成本。
大家對「藥」都不會陌生,當身體有些狀况時,有不少人選擇內服或外用藥物,但若不按照醫生或藥物標籤的指示使用,藥物不但未能發揮應有的功用,甚至會對身體有害,因此認識藥物及正確使用是非常重要。今期由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兼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副教授陳慧賢博士,講解如何正確使用藥物。
藥物的種類
藥物(medicine)可用於治療疾病和減輕症狀,也可以預防疾病。除了口服藥丸及藥水外,鼻吸或皮膚都能夠吸收藥物,因此會有吸入器、注射劑、噴霧藥液、藥膏。藥物分中藥及西藥,中藥來源主要為植物、動物和礦物,西藥多為化學合成物或從天然產物提製而成。
市面上也有不少保健品(Supplement),例如鈣片(Calcium)、魚油丸(Fish Oil)及維他命(Vitamin)。當中,我們最常接觸的維他命,是有機化合物構成的營養素,用來協助保持健康、預防慢性疾病。我們日常的食物都含有維他命,如橙有豐富的維他命 C,所以不一定需要從保健品中攝取身體所需物質。
藥不可亂吃
雖然藥物能治病,但必須「對症下藥」,不能服用與症狀或病因無關的藥品;也不應使用非法藥物,因為這會直接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例如大麻等。
藥物必須要按醫生、藥劑師或藥物標籤的指示使用,尤其是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需按指示服藥,完成整個療程,才能讓藥物發揮應有的作用。
藥物不是「食得愈多愈好」,病人需要按指示,定時定量地服用,也要留意在標籤上的「有效期」,並恰當地保存。一旦不適當地使用藥物,其效能會減弱、消失,甚至產生有害健康的物質。
保持健康 遠離病魔
藥物是在治病或防疫時使用,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該完全依賴藥物來維持健康。 增強自身免疫力,多休息、多喝水、注意日常均衡飲食,才是遠離病魔的最佳方法。
如何研究藥物安全?
為確保藥品的安全,政府要求註冊藥物必須通過在人體進行的 #臨牀試驗,證明其安全性及療效,才能供醫生處方或在市面出售。藥物研究人員的職責是長期追蹤病人服用藥物後的反應,分析有用的臨牀數據,之後研究藥物的安全性和成效,希望有助減低用者服用錯誤或無效藥物,保障健康。
全球暖化嚴重,要舒緩氣候危機,最有效方法莫過於利用大自然來製造取之不盡的能量,亦即是我們常說的「可再生能源」,例如我們熟悉的太陽能、水力、風力發電。 由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兼香港城市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葉軒立,講解太陽能發電如何土幫助我們帶來更環保的「綠色生活」。
什麼是太陽能(Solar energy)?
太陽是地球上許多能量的來源。植物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人類也要依賴陽光獲取溫暖。太陽能(Solar energy)就是一種由太陽的輻射光和熱所產生的可再生能源,而將陽光轉換成電能就是太陽能發電(Solar power)。
太陽能有許多好處,它不僅是豐富的天然資源,發電時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及其他空氣污染物,可以取代現有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發電,所以亦被稱為「潔淨能源」。
香港常見的太陽能發電
太陽能發電愈來愈普及,不論在陸地或海上,只要在空曠又日照充足的範圍內,都能夠安裝太陽能板,讓太陽為我們供應能源。
現時香港已有不少地方及設施都有安裝及接收太陽熱能的太陽能板,例如香港迪士尼樂園及海洋公園多個設施的天台、巴士車廠、巴士站及巴士車頂等。不少學校、大廈、廠房及村屋住戶也會在天台安裝太陽能板,幫助供電,加強推動環保綠色生活。
太陽能發電需要空間水
根據估算,如果要應付香港每年10%的用電量,需要在至少25平方公里、即等同2個赤鱲角機場的土地面積上安裝太陽能板;香港地少人多,可以安置太陽能板的地方並不足夠,而長遠來說,在高樓大廈的窗戶及外牆安裝太陽能板,及開發能在水面上應用的浮動式太陽能技術,或會成為推動太陽能發電的新趨勢。
港產太陽能科學家
太陽能為我們提供電力,對於科學家而言,更是一個開創革命性突破新事物的起點。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賽馬會高等研究院東亞銀行教授鄧青雲,在進行新一代有機太陽能實驗時發現了「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這是一種以低電量產生高效能光源的技術。經過反覆實驗求證及改良,OLED目前已在大家經常接觸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高清電視等電子顯示屏廣泛應用。
健康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所以醫學知識與科學技術結合、發明新藥物或技術的「生物醫學」研究愈來愈被重視。由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兼 #香港大學 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馬桂宜博士,為大家講解生物醫學如何造福世界。
香港的生物醫學研究
香港有許多出色的生物醫學研究,影響全球醫療發展,例如能令孕婦檢查更安全的「無創產前診斷」,就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 盧煜明教授的研究:孕婦從前如要檢查腹內嬰兒有否患有與基因有關的疾病,如唐氏綜合症,需要使用有流產風險,且準確度較低的「抽羊水」方式,但盧教授的研究則可以讓孕婦用較安全的DNA血液檢查,準繩度亦較高。
肺癌是全球第二最多人患的癌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臨牀腫瘤學系主任莫樹錦教授就在這方面帶來新發明。他利用人體基因編輯技術結合「T細胞」治療進行研究,證實基因編輯治療肺癌是可行及安全,能夠為晚期肺癌病者進行更好的免疫治療。
生物醫學(Biomedical Sciences)
生物醫學是一門關於人類健康的科學研究,利用工程和應用科學的知識及技術,解決生物及醫學方面的科學問題。大家經常聽到的癌症、神經系統及血管疾病,以及幹細胞治療等,都是生物醫學的研究範圍。生物醫學家通過研究及發明新藥物、治療方法或技術,改善人類健康,提高醫療水平。
生物醫學家與醫生
生物醫學家與醫生,同樣能造福人類健康。不同之處是生物醫學家毋須如醫生般直接治理病人,但可通過對新藥物的基礎研究及測試,提供新的治療藥物及方法,是醫學界的「強勁後盾」。
不要以為讀生物醫學只能在實驗室做研究員。不少生物醫學畢業生會從事法律及教育工作,例如新發明的藥物要避免被人抄襲,就要申請技術專利,需要具生物醫學知識的人員協助;也有畢業生成為專責報道醫療新聞的記者。不同的崗位,也可利用生物醫學知識發揮所長!
當科學家的條件
科學的世界是天馬行空,充滿幻想!馬博士認為,要成為科學家,少不了要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求知慾及熱誠也很重要,同時也要注重細節,才能發掘當中奧秘。
「科學家唔孤單」,馬博士解釋傑出的科學研究,不能單靠個人獨自完成,團隊合作非常重要,所以願意聆聽他人想法也很重要。她又寄語同學多作嘗試,力求將「想法」付諸實行,成就大夢想!
為什麼我們的樣子和父母相似?因為我們的基因(Gene)來自父母。假若父母或祖父母有「致病基因」,他們的下一代有可能因此而得到遺傳病。什麼是基因?遺傳病為何會出現?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陳浩然為大家解開謎底。
遺傳病
基因是構成生命的元素,父母通過各自的基因,將身體特徵及能力傳給下一代。基因存在於 23 對人類染色體當中,負責調控人體細胞及器官的功能。當基因排序出錯或染色體數量有變,便會出現遺傳病。遺傳病可以是父母遺傳或者祖父母隔代遺傳了「致病基因」;也可能與父母無關,例如環境污染等影響,有機會導致身體出現家族中首次發現的「致病基因」。
香港常見的遺傳病
香港常見的遺傳病包括地中海貧血症、白化症、蠶豆症等;令手腳不協調的亨廷頓舞蹈症則是香港較少見的遺傳病。由於擁有共同的種族基因,某些遺傳病會在特定群體更常見,例如鐮刀型紅血球疾病(Sickle cell anemia),患者的血液可能會於靜脈血管內凝結,導致器官缺氧而死亡,病例較常出現於非洲裔地區。
研究遺傳學的重要
要了解遺傳病,其中一個途徑是研究遺傳學,其應用較廣濶,可惠及個人,甚至全球人類。陳浩然教授說:「醫生可以通過檢查基因排序找出遺傳病的成因,用合適藥物控制病情。各國專家合作交流,通過分析基因排序變化,找出不常見的遺傳病,減低醫生斷錯症的機會。」科學家近年在遺傳學的基礎上積極研究「藥物基因學」,希望協助醫生更準確地找出藥物及為病人提供個人化治療。科學家同時努力研究如何移除或修正壞的基因。若能發現徹底根治遺傳病的方法,將令人類更健康!
想一想: 生活科學大發現
很多偉大的科學發現和發明,都是科學家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得來。奧地利科學家格雷戈爾.孟德爾(Gregor Mendel)研究日常吃到的豌豆時,發現遺傳的規律,奠定遺傳學研究的基礎,被譽為「遺傳學之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芭芭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也從孩子喜歡吃的粟米中發現「跳躍基因」(Transposon),大大促進基因功能及其調控的研究。
科學在生活中無所不在!我們要保持觀察力,每當發現新奇有趣事物,不妨記錄下來,將「發現」與他人分享!
Copyright © 2024 The Hong Kong Young Academy of Sciences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GoDaddy